一、歷史名人命名
現如今,很多人都會拿歷史名人的名字來命名,例如:神農、扁鵲、神醫華佗、李時珍等歷代名醫名字無不被注冊為商標,圍繞這些名人展開的如華神醫、華醫師、扁太醫等,另外還有XX草本、漢方XX、本草XX等也是申請人可以去考慮的。該種名字本身自帶流量,人們認知度高,便于傳播和形成文化。總之根據歷史名人、醫學著作、傳說故事都是商標命名不錯的選擇。
二、XX堂命名
XX堂在藥品商標名稱中應用比較廣泛,因為此種商標有百年老字號的感覺 ,給人以歷史感、滄桑感、古樸感繼而產生信賴感,三大堂“北京同仁堂、杭州胡慶余堂、汝州四知堂。”更是有口皆碑;當然除了堂,也可以考慮“坊、樓、閣、居、所等”。
三、姓氏加職稱命名
“姓氏加職稱命名”法是社會對于該種行業職稱的尊敬與認可,然后冠以自己或他人姓氏開頭:比如李博士、王博士、孫醫生、馬護士等,總結為X博士、X醫生、X老師、X教授、X護士、X大夫、X醫師等。
四、姓名或頭像組合命名
有醫藥祖傳世家把自己爺爺名字注冊為商標的,也有因為在當地行醫小有名氣把自己名字注冊為商標的,還有將在某一領域研發出新藥的研發人名字注冊為商標的,此種命名方式也較為常見,是一種對自己產品自信的體現,所以申請人在申請商標時也可以借鑒參考。
五、諧音命名
首先要知道帶人體部位名稱及簡稱、疾病名稱和簡稱、人體微量元素的名稱是不能作為商標去申請注冊成功的,比如 “鼻嚴康、胃舒寧、腸安寧、瀉立停等,但是這些字的諧音是可以的。比如:護彤,一款專做兒童感冒藥的品牌--護彤、護童--保護兒童。所以諧音注冊法在申請商標命名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。
六、以地域命名
某某古鎮,某某地區的古稱、簡稱。如“東阿阿膠、云南白藥、哈藥、石藥”等都可以作為商標來命名。此外,苗藥和藏藥是中華民族的瑰寶,大家在商標命名時也都可以往這個方向聯想。
其實,商標命名方法還有非常多,比如以朝代簡稱命名,還如以生辰八字五行天干地支命名等,小M 只是列舉了其中較為典型的五種。其實只要自己喜歡,與企業發展理念契合,走向市場后能得到市場認可就是最好的,你們覺得呢?